来源:泽平宏观展望
作者:泽平宏观团队
国际上,并购一般很难成功,但是叶国富并购永辉,永辉超市股价翻倍,叶国富不仅净赚一个永辉,还浮盈30多亿,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正回报。反观大润发等并购案例,股价下跌,回报不佳,为何表现迥异?这背后反映的是产业并购和资本并购的不同逻辑,还有更重要的,投资者对实体企业家精神的强认同和正回报的期待。
企业家精神是市场经济活力的源泉。近年我国涌现出了一批新生代企业家领军人物,科技领域的雷军、余承东等,实体消费领域的叶国富、于东来等,在不同的商业赛道上,都凭借持续创新取得了卓越成绩。雷军带领小米SU7大卖,市值突破万亿。叶国富并购永辉,把品质零售带到线下,要帮助100个中国IP出海。新时代呼唤新生代企业家。
1、两笔并购,两种结局
最近大润发与永辉超市的并购,资本市场表现差异明显。这是投资者对资本并购与产业并购两种模式的不同反应。
资本并购的常见逻辑是财务驱动,追求“低估值+现金流修复”。大润发(高鑫零售)的市净率仅0.7倍,而行业中位值约为1倍,财务并购更看重估值修复。并且财务并购后,往往会将下一步发展的战略重心侧重于:通过关店止血、门店出售的方式快速回收资金、削减成本和资产处置,而往往不是通过长期的业务重塑。这种财务并购从战略上看,对实体消费创新和业态创新的实质性投入偏弱。
产业并购常用的是生态协同逻辑,用“产业链整合”提效率,用并购方和被并购方双方互相赋能,为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值增量。
在零售行业,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最终销售,各个环节紧密相连。由胖东来亲自调改和学习胖东来调改后的永辉超市平均下架超60%的原有商品,通过优化商品结构、提升周转效率以及定位优质优价,整改后门店平均客单价增长达42.5%,部分门店客单价增长超100%。
而消费场景的重构同样意义重大,现在传统的消费场景越来越难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名创+永辉,用可选消费+必需消费的新模式,打造全新的消费体验,调改后,永辉超市更符合新时代的大众消费需求了,年轻人和小家庭越来越多。这在当前的零售行业、尤其是实体零售行业,是非常可贵的。
2、资本并购与产业并购
在并购后企业的价值创造路径上,资本并购和产业并购存在差异。
资本并购往往会更注重“财务报表修复”,更加偏重于短期收益兑现。
而产业并购在于“价值链重构”,永辉的并购则通过增量价值创造实现增长。比如提供更多增量价值吸引更多消费者、提升用户平均消费值。永辉超市新增日配冷链、生鲜、卖场端架等设备设施,例如永辉超市首家调改门店郑州信万广场店整体硬件设施更新占比达到45%、增加便民服务区和休息区、扩大烘焙和熟食区、增加门店烟火气,将零售场景从“消费场”升级为“生活场”,形成差异化竞争实力。
从社会效益来看,产业并购往往能更好的发挥“乘数效应”,带动就业和消费。永辉超市提升服务质量,单店员工覆盖密度肯定更高,带动更多员工就业,例如,永辉上海金山调改店,员工调改前100人,调改后约200人,基础薪资提升30%。数据显示,永辉超市1月份胖东来调改店的员工利润分红已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部分门店的一线员工1月份最低收入已超过8000元(包含奖金)。这意味着,永辉超市在学习胖东来模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截至1月,永辉超市在18个城市的41家门店进行了胖东来模式调改。调改后的永辉超市会更加注重选品,通过供应链优化+供应链下沉,覆盖更多的优质供应商,带动供应链上下游的就业。
在春节消费季,永辉超市41家调改门店的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翻倍,进店消费客流近400万人次。其中,烘焙销售额同比增长超520%,熟食销售额同比增长超387%,成为新的增长引擎。这都是产业优化的积极表现。
3、“名创+永辉”,
看多“企业家精神+品质零售”
中国拥有14亿人的统一大市场,2024年人均GDP达到1.34万美元,是全球为数不多的超大规模市场之一,构成实体经济强大的基本盘。中国消费市场规模庞大,年轻一代不断引领新的消费潮流。
90后、00后等新一代消费者则为实体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自由鲜活、追求新潮、为文化消费,引领了诸多新消费现象,如盲盒经济、国潮消费、宠物经济、演唱会经济、谷子经济等等。所以,中国消费市场既有庞大的基本盘,同时富含活力,使实体经济具备相当的韧性。
中国实体经济有空间、有未来。中国年轻一代追求的兴趣消费也大有可为。今年1月份,名创优品×《黑神话:悟空》的联合主题店MINISO LAND北京壹号店正式亮相。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引发了诸多关注,店门口排长队,甚至很多产品一上货架就被售空抢空。名创优品多年来累积沉淀的IP打造能力得到了爆发。
这也是为什么市场看好名创优品入局永辉超市。“名创优品+永辉超市”用了“可选消费+必选消费”组合,未来会创造更新的实体消费业态。
叶国富加仓线下,源于对品质零售的精准洞察。截至2024年9月30日,名创优品全球已经扩张超7400家门店,其中国内门店超4000家,可谓重仓线下零售;而去年大手笔收购超市龙头之一永辉超市,近800家门店,无疑是对线下零售的再加仓。
加仓源于叶国富多年来对零售行业的感知和预判,他不止一次说,坚定看好中国市场,坚定看好实体零售。叶国富对零售行业的理解深,更有敏锐的商业嗅觉,最典型是2020年提的“兴趣消费”的概念,预判了年轻一代的消费趋势。这一预判已经得到了全球市场的验证。
去年11月,叶国富和胖东来的于东来见面,二人达成共识:聚焦好产品、好环境、好服务,打造品质零售。
2024年,消费市场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一边是电商增长放缓,另一边是线下出现胖东来这样的现象级物种。电商冲击减弱,而线下零售靠品质人气飙升。2024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5.5万亿,同比增幅7.2%,这一增速较上年下降了3.8个百分点。消费市场从卷价格到卷品质,得品质者得人气。“名创+永辉”,前者面向年轻人做兴趣消费、后者则面向全民做品质零售。市场看多该并购,既是对兴趣消费的看好,也是对品质零售的看好。
有人看多,就有人看少。有人赚,就有人赔。
穿越周期需要什么?唯有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穿透迷雾的前瞻力,是穿越周期的实力,也是直面未来的定力和勇气。
叶国富正在成为实体零售业的代表人物,他有定力、有魄力、有勇气,对于中国商业创新发展和新一代创业者,都影响深远。
名创优品创立于2013年,如今已经是全球化大品牌,在全球开店已经超过7400多家,海外开店超过3000多家,海外营收占一半,门店遍布纽约、伦敦、巴黎等全球大都市的核心商圈,和爱马仕、LV、香奈儿当邻居。名创优品把中国最优质的设计和产品,用品牌的方式向全球输出。叶国富的创新商业模式不仅满足了全球消费者对高性价比产品的需求,也一直在为实体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在中国的企业家中,科技看雷军、实体消费看叶国富。这两个湖北人都具备坚定的信念和创新的精神,脚踏实地办企业,在洪流中找到发展之路。
时代呼唤实干企业家,没有勇气,何来运气。中国需要坚定看好、有强烈创业意愿、敢想敢干的企业家精神。正是这样生生不息的火炬,点燃了时代的滚滚向前。
来源:泽平宏观展望
作者:泽平宏观团队
国际上,并购一般很难成功,但是叶国富并购永辉,永辉超市股价翻倍,叶国富不仅净赚一个永辉,还浮盈30多亿,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正回报。反观大润发等并购案例,股价下跌,回报不佳,为何表现迥异?这背后反映的是产业并购和资本并购的不同逻辑,还有更重要的,投资者对实体企业家精神的强认同和正回报的期待。
企业家精神是市场经济活力的源泉。近年我国涌现出了一批新生代企业家领军人物,科技领域的雷军、余承东等,实体消费领域的叶国富、于东来等,在不同的商业赛道上,都凭借持续创新取得了卓越成绩。雷军带领小米SU7大卖,市值突破万亿。叶国富并购永辉,把品质零售带到线下,要帮助100个中国IP出海。新时代呼唤新生代企业家。
1、两笔并购,两种结局
最近大润发与永辉超市的并购,资本市场表现差异明显。这是投资者对资本并购与产业并购两种模式的不同反应。
资本并购的常见逻辑是财务驱动,追求“低估值+现金流修复”。大润发(高鑫零售)的市净率仅0.7倍,而行业中位值约为1倍,财务并购更看重估值修复。并且财务并购后,往往会将下一步发展的战略重心侧重于:通过关店止血、门店出售的方式快速回收资金、削减成本和资产处置,而往往不是通过长期的业务重塑。这种财务并购从战略上看,对实体消费创新和业态创新的实质性投入偏弱。
产业并购常用的是生态协同逻辑,用“产业链整合”提效率,用并购方和被并购方双方互相赋能,为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值增量。
在零售行业,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最终销售,各个环节紧密相连。由胖东来亲自调改和学习胖东来调改后的永辉超市平均下架超60%的原有商品,通过优化商品结构、提升周转效率以及定位优质优价,整改后门店平均客单价增长达42.5%,部分门店客单价增长超100%。
而消费场景的重构同样意义重大,现在传统的消费场景越来越难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名创+永辉,用可选消费+必需消费的新模式,打造全新的消费体验,调改后,永辉超市更符合新时代的大众消费需求了,年轻人和小家庭越来越多。这在当前的零售行业、尤其是实体零售行业,是非常可贵的。
2、资本并购与产业并购
在并购后企业的价值创造路径上,资本并购和产业并购存在差异。
资本并购往往会更注重“财务报表修复”,更加偏重于短期收益兑现。
而产业并购在于“价值链重构”,永辉的并购则通过增量价值创造实现增长。比如提供更多增量价值吸引更多消费者、提升用户平均消费值。永辉超市新增日配冷链、生鲜、卖场端架等设备设施,例如永辉超市首家调改门店郑州信万广场店整体硬件设施更新占比达到45%、增加便民服务区和休息区、扩大烘焙和熟食区、增加门店烟火气,将零售场景从“消费场”升级为“生活场”,形成差异化竞争实力。
从社会效益来看,产业并购往往能更好的发挥“乘数效应”,带动就业和消费。永辉超市提升服务质量,单店员工覆盖密度肯定更高,带动更多员工就业,例如,永辉上海金山调改店,员工调改前100人,调改后约200人,基础薪资提升30%。数据显示,永辉超市1月份胖东来调改店的员工利润分红已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部分门店的一线员工1月份最低收入已超过8000元(包含奖金)。这意味着,永辉超市在学习胖东来模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截至1月,永辉超市在18个城市的41家门店进行了胖东来模式调改。调改后的永辉超市会更加注重选品,通过供应链优化+供应链下沉,覆盖更多的优质供应商,带动供应链上下游的就业。
在春节消费季,永辉超市41家调改门店的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翻倍,进店消费客流近400万人次。其中,烘焙销售额同比增长超520%,熟食销售额同比增长超387%,成为新的增长引擎。这都是产业优化的积极表现。
3、“名创+永辉”,
看多“企业家精神+品质零售”
中国拥有14亿人的统一大市场,2024年人均GDP达到1.34万美元,是全球为数不多的超大规模市场之一,构成实体经济强大的基本盘。中国消费市场规模庞大,年轻一代不断引领新的消费潮流。
90后、00后等新一代消费者则为实体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自由鲜活、追求新潮、为文化消费,引领了诸多新消费现象,如盲盒经济、国潮消费、宠物经济、演唱会经济、谷子经济等等。所以,中国消费市场既有庞大的基本盘,同时富含活力,使实体经济具备相当的韧性。
中国实体经济有空间、有未来。中国年轻一代追求的兴趣消费也大有可为。今年1月份,名创优品×《黑神话:悟空》的联合主题店MINISO LAND北京壹号店正式亮相。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引发了诸多关注,店门口排长队,甚至很多产品一上货架就被售空抢空。名创优品多年来累积沉淀的IP打造能力得到了爆发。
这也是为什么市场看好名创优品入局永辉超市。“名创优品+永辉超市”用了“可选消费+必选消费”组合,未来会创造更新的实体消费业态。
叶国富加仓线下,源于对品质零售的精准洞察。截至2024年9月30日,名创优品全球已经扩张超7400家门店,其中国内门店超4000家,可谓重仓线下零售;而去年大手笔收购超市龙头之一永辉超市,近800家门店,无疑是对线下零售的再加仓。
加仓源于叶国富多年来对零售行业的感知和预判,他不止一次说,坚定看好中国市场,坚定看好实体零售。叶国富对零售行业的理解深,更有敏锐的商业嗅觉,最典型是2020年提的“兴趣消费”的概念,预判了年轻一代的消费趋势。这一预判已经得到了全球市场的验证。
去年11月,叶国富和胖东来的于东来见面,二人达成共识:聚焦好产品、好环境、好服务,打造品质零售。
2024年,消费市场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一边是电商增长放缓,另一边是线下出现胖东来这样的现象级物种。电商冲击减弱,而线下零售靠品质人气飙升。2024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5.5万亿,同比增幅7.2%,这一增速较上年下降了3.8个百分点。消费市场从卷价格到卷品质,得品质者得人气。“名创+永辉”,前者面向年轻人做兴趣消费、后者则面向全民做品质零售。市场看多该并购,既是对兴趣消费的看好,也是对品质零售的看好。
有人看多,就有人看少。有人赚,就有人赔。
穿越周期需要什么?唯有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穿透迷雾的前瞻力,是穿越周期的实力,也是直面未来的定力和勇气。
叶国富正在成为实体零售业的代表人物,他有定力、有魄力、有勇气,对于中国商业创新发展和新一代创业者,都影响深远。
名创优品创立于2013年,如今已经是全球化大品牌,在全球开店已经超过7400多家,海外开店超过3000多家,海外营收占一半,门店遍布纽约、伦敦、巴黎等全球大都市的核心商圈,和爱马仕、LV、香奈儿当邻居。名创优品把中国最优质的设计和产品,用品牌的方式向全球输出。叶国富的创新商业模式不仅满足了全球消费者对高性价比产品的需求,也一直在为实体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在中国的企业家中,科技看雷军、实体消费看叶国富。这两个湖北人都具备坚定的信念和创新的精神,脚踏实地办企业,在洪流中找到发展之路。
时代呼唤实干企业家,没有勇气,何来运气。中国需要坚定看好、有强烈创业意愿、敢想敢干的企业家精神。正是这样生生不息的火炬,点燃了时代的滚滚向前。